北京语言大学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(开放注册)
搜索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徐丹教授学术讲座预告

[复制链接]
跳转到指定楼层
1#
发表于 2013-9-25 09:20:26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题  目:语言接触研究--跨学科的尝试
    主讲人: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 徐丹 教授

    时  间:2013 年10 月16 日(周三)下午2 :00 -4 :00
    地  点:对外汉语研究中心报告厅(主楼北侧253教室)


    主讲人简介:


    徐丹,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(INALCO)特级教授,法国科学院东亚语言研究所兼职研究人员。曾于2001年至2004年出任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中文系系主任, 2001年至2003年被任命为法国国家高校学术评委会(CNU)委员。2002年到2004年曾为法国中文研究与教学学会(AREC) 的第一届及第二届会长. 2002年-2005年,曾为北京语言大学的客座教授;2006年,为人民大学的客座教授。2007年至今,被选为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学术研究委员会(Conseil Scientifique)成员,2011年再次当选。2009年10月被选为法兰西大学研究院院士 (Membre Senior de l’Institut Universitaire de France,简称:IUF)。2013年被法国国家高校学术评委会评为特级教授。
    领导主持研究项目


    2003年-2006年, 得到法国研究部、教育部的资助, 领导主持关于空间词问题的ACI-03326 项目。结项后主编出版的专题论著:2008 Space in Languages of China–Cross-linguistic, synchronic and diachronic perspectives. Dordrecht: Springer.


    2006年-2010年, 得到法国研究部ANR-06-BLAN0259的项目。领导主持关于亚洲语言量的表述的项目。主编出版的专题论著:2010《量与复数的研究——中国境内语言的跨时空考察》(商务印书馆)


    2009年-2014年,得到法兰西大学研究院(IUF)的资助。项目题目Space and quantification–Towards diachronic and cross-linguistic approaches. 主编出版的专题论著:2012 Plurality and Classifiers across languages of China. Berlin: De Gruyter.


    2012年-2015年,得到法国研究部ANR-12-BSH2-0004-01的项目。领导主持
    Do languages and genes correlate?-A case study in Northwestern China.


    研究领域:汉语句法,出土文献,语言类型学,语言接触




    发表著作及文章
    著作
    1988. La reprise anaphorique du chinois, Paris: Langages Croisés.

     (《汉语裏的复指》)
    1996/2010 (再版). Initiation à la syntaxe chinoise, Paris: l´Asiathèque.

     (《汉语句法引论》)
     (2004张祖建先生将此书翻译成中文,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
    2013 Craig Baker先生将此书翻译成英文,将在网上发表)
    2006. Typological change in Chinese Syntax. Oxford University Press.
     (《汉语句法的类型转变》)
    将出(2014)《唐汪话研究》北京:民族出版社。


    合作编辑著作
    2000. Ordre des mots et typologie linguistique (éd. A. Donabédian & XU Dan, Cahiers de Linguistique de l’INALCO). (《词序及语言类型》)


    主编著作
    2008. Dictionnaire des verbes résultatifs en chinois (《汉语动补结构辞典》)Paris : l’Asiathèque.
    2008/2012. Space in Languages of China–Cross-linguistic, synchronic and diachronic perspectives. (《中国语言里的空间表达––跨语言、历时及共时研究》)Dordrecht: Springer. (2012年中国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和Springer出版社在中国联合再版)
    2010.《量与复数的研究-中国境内语言的跨时空考察》北京:商务印书馆。
    2012. Plurality and Classifiers across languages in China. Berlin: De Gruyter.


    合写著作
    2014(将发) 《史兴语研究》(和孙宏开等人合作,我负责句法部分并提供了三篇长篇故事)北京: 民族出版社。


    文章
    1) 1987. "Ta non référentiel", Cahiers de linguistique Asie Orientale, 2, 259-276.
    2) 1988. "浅谈这/那的不对称性" 《中国语文》, 2, 128-130.
    3) 1989.  "北京口语中非指人的‘它’" 《方言》1, 7-8.
    4) 1989a. "也谈连锁复句" 《语文建设》1, 14-15.
    5) 1989b. "关于约束理论" 《国外语言学》, 2, 66-72.
    6) 1989c. "第三人称代词的特点", 《中国语文》4, 281-284.
    7) 1990. "关于给予式的历史发展" 《中国语文》 3, 219-229.
    8) 1990a. "C-command 概念与照应关系", 《国外语言学》3, 41-43.
    9) 1990b. "Postverbal Word Order in Chinese", Cahiers de linguistique Asie Orientale, 1, 91-107.
    10) 1990c. "评介《介词问题及汉语的解决方法"《中国语文》, 6, 465-473.
    11) 1991. "Compte rendu du Functionalism and Chinese Grammar (1989)", Cahiers de linguistique Asie Orientale, 1, 129-138.
    12) 1992a. "北京话中的语法标记词‘给’" 《方言》, 1, 54-60.
    13) 1992b. "汉语中的在与着"《中国语文》6, 453-461.

    14) 1994a. "关于汉语裏‘动词+X+地点词’的句型"《中国语文》, 3, 180-185.
    15) 1994b. "On the reflexive ziji in Chinese", 《语用研究论集》北京: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,96-112.
    16) 1994c. "Sur zai/dao/de postverbaux en Pékinois", Mélanges offerts à Alexis Rygaloff, Paris : Ecole des Hautes Etudes en Sciences Sociales, CRLAO, 333-348.
    17) 1994d. "The Status of Marker gei in Mandarin Chinese",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, 22-2, 363-394.
    18) 1995a. "从北京‘V着’与西北方言‘V的’的平行现象看‘的’的来源",《方言》4, 289-295.
    19) 1995b. "法国汉语研究概况" 《汉语研究在海外》北京: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, 214-227.
    20) 1999a. "Distribution syntaxique des marqueurs de négation en chinois (mandarin)", Cahiers de linguistique de l´INALCO, 1, 71-79.
    21) 1999b. "动词+形容词动补结构的一些特点" 《汉语方言共时与历时语法研讨论文集》, 伍云姬主编,广州 : 暨南大学出版社, 34-45.
    22) 1999c. "Grammaticalisation de certains verbes ayant le sens [+donner]", Cahiers de linguistique de l´INALCO, 2, 131-145.
    23) 2000a. "动补结构的上字与下字", 《语法研究和探索(十)》,商务印书馆, 112-120.

    24) 2000b. "Ordre des mots et actance dans la diachronie du chinois", Cahiers de linguistique de l´INALCO, 3, 111-126.
    25) 2001a. "Semantic Features of V2 in the Rise of Resultative Compounds (V1+V2)", Collected Essays in Ancient Chinese Grammar, EHESS et CRLAO, 405-420.  
    26) 2001b. "从动补结构的形成看语义对句法结构的影响" 《语文研究》, 2, 5-12.
    27) 2002. "上古汉语复辅音与前缀" 《开篇》,日本好文出版社Vol. 21, 8-14.
    28) 2003. “‘使字句’的演变-兼谈‘使’字的语法化”《语法化与汉语语法研究》,北京:商务印书馆. 224–238.
    29) 2004a.“先秦汉初汉语裏动词的指向”《语言学论丛》第二十九辑,北京:商务印书馆. 29, 197–208.
    30) 2004b. “上古汉语后期否定词‘无’代替‘亡’” 《汉语史学报》. 5, 64–72.
    31) 2004c. “About the preposition yu in Old Chinese”,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. 32: 2. 282–307.
    32) 2005a. “某些具有[+给与]意义动词的语法化”《汉语语法论集》(二),商务印书馆. 245-260.
    33) 2005b. “趋向动词‘来/去’与语法化-兼谈‘去’的词义转变及其机制”,《国学研究》,北京大学.14, 315–330.
    34) 2005c. “谈‘破’-汉语某些动词的类型转变” ,《中国语文》. 4, 333–340.
    35) 2005d. “谈‘得字句’《现代中国语研究》, 日本, 东京. 50–58.
    36) 2006. 某些出土文简帛文献裏所见的趋向动词来和去的用法. 简帛语言文字研究, 成都:巴蜀书社.2, 2–14.
    37) 2007a. “语言类型研究与汉语教学”, 《语言教学与研究》3, 43–47.
    38) 2007b, “从《战国纵横家书》看古汉语第一人称代词”,《东方语言学》2, 19–33.
    39) 2007c.“ ‘是以’、‘以是’– 语法化与词汇化”《汉语语法论集》(三), 商务印书馆. 281–294.
    40) 2007d. “也谈毋无“, 《语言科学》, 3, 42–49.
    41) 2008a. “Asymmetry in the expression of space in Chinese –– the Chinese language meets typology” in Xu Dan (ed) Space in Languages of China–Cross-linguistic, synchronic and diachronic perspectives. Dordrecht: Springer, 175-198.
    42) 2008b. “How Chinese structures space” in Xu Dan (ed) Space in Languages of China–Cross-linguistic, synchronic and diachronic perspectives. Dordrecht: Springer, 1-14.
    43) 2008c. “从认知角度看汉语的空间词” 《中国语文》6, 504–510.
    44) 2009a. “下游史兴语的某些特点”《民族语文》1, 25-42.
    45) 2009b. “从《战国纵横家书》看西汉初期复数概念的表达”, 《历史语言学研究》2, 83–94. 北京:商务印书馆。
    46) 2009d. 与傅京起合作“SVO语言裏的宾语前置” 《民族语文》3,3-15.
    47) 2009. 与A. Peyraube合作 “汉语历史句法与类型学” 《历史语言学研究》2,1-10. 北京:商务印书馆。
    48) 2010 “从语言类型看汉语复数形式的发展”,《量与复数的研究-中国境内语言的跨时空考察》徐丹(主编)94-116. 北京:商务印书馆。
    49) 2010与A. Peyraube合作“西汉初期的概数表达”《历史语言学研究》3, 114-122.
    50) 2011 “唐汪话的格标记” 《中国语文》2, 145-154。
    51) 2011 “关于河州话及周边地区里非指人名词的复数标记‘们’”《民族语文》6,9-23。
    52) 2011与傅京起合作“量词及其类型学考察”《语言科学》 6, 1-15。(英文版 2012) Classifiers and some typological considerations (to appear in Breaking down the barriers :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in Chinese linguistics and beyond. Taipei: Institute of Linguistics, Academia Sinica [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Monograph Series]
    53) 2012 与文绍卿,谢小冬合作“东乡语和东乡人”《民族语文》3, 59-65. (英文版将在2013年Journal of Cambridge Studies [剑桥研究]上发表。)
    54) 2012 “Introduction: Plurality and Classifiers across languages of China” in Dan Xu (ed) Plurality and Classifiers across languages in China. Berlin: De Gruyter. 1-19.
    55) 2012 “Reduplication in languages: A case study of languages of China” in Dan Xu (ed) Plurality and Classifiers across languages in China. Berlin: De Gruyter. 43-63.
    56) 2013 “从《战国纵横家书》看古汉语里的施受同辞”《木村英树教授六十寿辰纪念论丛》东京:白帝社。73-85。
    57) 2013与文绍卿,谢小冬合作 “接触与混合:从Y染色体的角度看东乡人群及其语言的关系”《遗传》,35,761-770。
    58) 2013 “唐汪话的语序”《方言》
    59) 2013(将发)从《战国纵横家书》看西汉时期的称数表达(吴福祥,洪波主编《纪念梅祖麟先生学术研究论文集》)
    60) (将发)从不同的视野研究语言。《纪念傅懋绩先生百年诞辰论文集》
    61) (将发)甘青一带的宾格标记及其类型学上的意义,香港中文大学。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(开放注册)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访问本页请
扫描左边二维码
         本网站声明
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,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!
站长电话:0898-66661599    站长联系QQ:670427609   
         站长微信:hainanok
请扫描右边二维码
www.jtche.com

小黑屋|手机版|Archiver|北京语言大学论坛 ( 琼ICP备12002442号 )

GMT+8, 2024-4-28 15:32 , Processed in 0.218983 second(s), 16 queries .

Powered by 校园招聘信息

© 2001-2020 北京语言大学论坛校园招聘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